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多數川普的粉絲都會想:華爾街日報...哦,那後麵的內容不用看了。
而哈裏斯的粉絲也會想到:看!我早說過吧...這一天會到來!
10月31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從川普核心幕僚和盟友中看到了一份草擬一係列計劃限製各類合法移民,波及依親、企業雇傭外籍勞工等多個領域。
報道一出,立馬引發網絡爭論和熱議。
據《華爾街日報》透露,川普的顧問團隊和“美國第一政策研究中心”(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正積極起草行政命令,背後還有“移民政策大師”、前白宮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操盤。計劃中包括讓新政府的國土安全部長簽署備忘錄,直接影響合法移民的流向。
《華爾街日報》稱合法移民往往不像非法移民那樣“問題突出”,但其帶來的衝擊可能更加廣泛。美國公民想接海外親屬來美的、雇主計劃引進外籍軟件工程師或季節性勞工的,可能都要提前捏把汗。
川普團隊正在醞釀重現某些“經典政策”:比如針對穆斯林國家的旅遊禁令、阻止海外地區難民安置,還有那條爭議已久的“公共負擔”規定——針對低收入、英語有限的移民申請者增設門檻。
川普幕僚還在研擬中的提案包括暫停受理積案數量龐大的簽證項目,從申請庇護到印度籍科技員工通過雇主申請綠卡都有。
不過上次嚐試限製合法移民的政策推出後遭遇了種種障礙:不少提案在法院被駁回,一些移民權益團體和民主黨執政州直接提告。華府智庫“尼斯卡南研究中心”的政策副總監克莉絲蒂·狄皮納(Kristie De Peña)指出:“川普團隊顯然這回準備得更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合法移民的限製政策並非川普團隊的“頭號優先事項”,也不像大規模遣返計劃那麼緊急,但可能會引發一些川普盟友的反對。例如科技界的馬斯克(Elon Musk)一向支持合法移民,認為這有助於美國創新和發展。
一些企業界人士對移民限製表示擔憂。“全國零售聯盟”(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的法律總顧問史蒂芬妮·馬爾茲(Stephanie Martz)反駁稱,“我們目前失業率低,工資也在上升。移民不是問題。”
首先,暫且不論該政策最終是否會成為川普團隊的正式主張,但從目前公布的內容來看,的確延續了川普在上任期間的一些移民政策基調,其中包括對穆斯林國家的限製,尤其是在簽證和入境方麵的嚴格把控。此外,新的政策草案還顯示出對印度裔技術移民申請綠卡的進一步限製,意在削減一些備受科技公司青睞的外籍勞工入美途徑。
與此同時,政策草案還計劃加強對“公共負擔”條款的實施,即對未來可能依賴公共福利的移民申請者設置障礙。這意味著低收入、英語能力有限或身心障礙的移民申請者將難以獲得永久居留身份。川普團隊認為,這種篩選有助於降低公共開支壓力,但也受到批評者質疑,認為其不僅無視人道主義原則,還將影響家庭團聚等基本移民需求。
川普團隊是否會最終推行這些政策尚不得而知,但不可否認的是,移民政策已成為大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在美國大選的最後三天,每一張選票都至關重要。對於在美的華人社區而言,投票不僅是一項公民權利,更是對自身權益的保護。無論立場如何,參與投票都是發出自己聲音、影響政策的重要途徑。華人選民的投票可以對移民政策、經濟發展、教育和醫療等多方麵議題產生關鍵作用。
這個關鍵時刻,我們要意識到,選舉不僅關乎個人利益,也影響到下一代的未來。每一張選票都是對美國社會多元價值的支持,更是對家人和社區的責任。走出家門,到投票站用行動為自己和家人發聲,確保華人社區的聲音能夠被重視和傾聽。
來源: 華人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