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搞的立體地圖,雖然比例極度誇張,但也鮮明地呈現了地勢大趨勢,中印山上山下,高原對平原;但印控區域已經深入青藏高原西北部。
印度與中國的邊境有3段,爬上青藏高原最多的地方在西線克什米爾地區(下圖白色)。克什米爾包括查谟、拉達克、巴爾蒂斯坦、吉爾吉特、罕薩、納加爾以及克什米爾谷地7個地區。面積大約17.3萬平方公裏(數據自網絡),東面與中國新、藏兩區交界;西鄰巴基斯坦,南接印度,北與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中巴交界的喬戈裏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曆史上,“克什米爾”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近現代泛指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谟、蓬奇、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拉達克的廣大地區。其中,克什米爾谷地海拔較低,土壤肥沃,河流縱橫,是該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爲穆斯林。而查谟的居民多爲印度教徒,拉達克地區,文化主要受中國西藏影響,自十三世紀起,曾分别爲中國的西藏政權和英國、印度控制,主權仍倍受争議。
▲班公湖呈東西走向,面積爲604平方公裏,其中我國境内爲413平方公裏,約占68.5%;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爲191平方公裏,約占31.5%。
1587年,莫卧兒(其實就是蒙古的音)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征服了克什米爾,将帝國的版圖擴展到遙遠的西北地方。
18世紀初,莫卧兒帝國已經處在風雨飄搖、内憂外患之中。莫卧兒帝國駐克什米爾的總督日益變得恣意妄爲,激起了克什米爾人的反抗。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于1752年出兵克什米爾,将其置于阿富汗的統治之下。
與此同時,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在1801年建立了錫克帝國,并于1819年占領克什米爾河谷;1840年吞并了拉達克和巴爾蒂斯坦。期間,拉達克王曾請求将本區域置于英國保護之下,英國人拒絕。拉達克王也派人到拉薩請求支援,當時清朝駐藏大臣“拒之弗納”。
1845年,英國與錫克戰争,錫克首相古拉伯·辛格作爲内奸配合英國人取勝。英國與古拉伯·辛格簽署《阿姆利則條約》,以750萬盧比的價格将英錫戰争中獲得的克什米爾地區賣給後者,并冊封後者爲“查谟和克什米爾大君”。查谟和克什米爾成爲英印帝國體系中的一個土邦。
1860年,查谟和克什米爾土邦派軍隊攻占了吉爾吉特,從而使其統治範圍基本上等同于今克什米爾地區。
1889年,英國在克什米爾地區成立了親英的攝政委員會,這一地區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英國派駐的地區專員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爲了聯合對抗德國,英國和俄國達成了協議,把克什米爾地區的瓦罕走廊劃給了阿富汗,以割斷克什米爾同中亞大草原的聯系,使其更牢固地停留在南亞次大陸之中。一戰結束後,英國宣布将權力歸還給土邦大君,但是邊境和重大行政事務的權力仍然保留在英國手中。
▲列城衛星地圖
在統治克什米爾的過程中,英國人同樣使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法,人數少的印度教統治人數多的宗教,不斷激化宗教矛盾。
1947年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歸屬未明确規定,成爲印、巴兩國長期的争端。10月,印、巴雙方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克什米爾土邦王哈裏·辛格大君是印度教徒,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戰火從1947年10月一直延續到1949年1月,停火開始生效。根據停火線,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餘部分。(備注:新中國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5月23日)
印、巴都将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視爲有争議的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傾向于獨立建國。這裏向來被認爲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争端之一。印巴兩國爲了争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争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争,還有一次是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沖突。